为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3月9日下午,国家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清华大学艾四林、中国人民大学秦宣、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四位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的教学内容,解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一线的感人故事,为全国大学生带来了一堂意义深远的思政大课。
“中国速度”彰显全民战“疫”必胜信心
艾四林教授结合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感人案例,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故事展现了14亿中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创造了一系列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建造武汉火神山医院无疑是一场与时间持续赛跑的“战役”。经过7000余名建设者的日夜鏖战,这座被称为“武汉版小汤山”的医院,从1月25日正式开工到2月2日,只用9天时间就交付使用,再次展现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速度。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见证着中国人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力量,让人们看到了病毒终将被战胜的希望,进一步增添了全国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信心。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人民子弟兵勇敢地冲在前面,紧急抽组精兵强将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积极贡献。军队的医护人员在接到号令时,放下手中的年夜饭,离开本应团聚的家人,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参加救援,这无疑再一次展现了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敢打硬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抗疫中的“中国之治”获国际赞誉
防控疫情是一场大仗、硬仗。连日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国际社会对中国此次疫情防控的举措也给予高度评价。秦宣教授在讲堂上聚焦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民抗疫中的治理能力,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此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阻击战凸显了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疫情发生以来,成立了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类指导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领导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防控工作有力开展。在疫情严峻的时刻,党的坚强领导给了全国人民以定力和信心。
这场突如其来的战役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治理能力,在战“疫”过程中,“中国之治”的显著优势得以凸显,也进一步淬炼着“中国之治”,使其更加趋于成熟和完善。
多难兴邦 从抗疫中看“大国智慧”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思政课堂上,王炳林教授从我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历程出发,与大家分享从磨难中奋起、化危机为转机的历史经验和智慧。
多难兴邦。2020年的这个春节,注定与众不同。面对疫情防控这场来势汹汹又必须打赢的硬仗,考验的不仅仅是各地政府和领导“统考答题”的能力,还需要政府与民众共同总结得失、汲取经验,转化为智慧,来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深刻吸取疫情爆发的教训,深入总结抗击疫情的经验,在疫情过后深入推进包括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乃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现代化等在内的各方面的改革和建设,才是对在疫情中不幸去世、在抗击疫情中英勇牺牲的人们的最好纪念。
“青年力量”成战“疫”中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90后”等新生代力量已然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思政课堂上,冯秀军教授将以战“疫”里的青年责任与担当为主题,深情讲述了这场疫情中勇敢逆行的年轻风景,引导大学生群体担当历史使命,将青春梦想扎根祖国的广袤大地。
疫情发生以来,一支支青年突击队奔赴抗“疫”一线,医院中、社区里、冰雪未融的街路上,处处可以看到这些青年志愿者的身影。面对突如其来的新考验、新挑战,无数90后青年无畏无惧,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他们活跃抗击疫情第一线、战斗在阻击最前沿,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他们无怨无悔,用大爱守护着一方净土。
疫情面前,抗疫一线有千千万万个青春身影,他们满腔热血、一心为国,他们主动投入到紧张的防疫战斗之中,不畏生死、不惧辛劳,把希望和力量传递给每一个人。他们责任在肩,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中国青年一代的拳拳赤子之心。
(供稿:苏静) |